一、企业概况
(一)关于湖北省演艺集团
湖北省演艺集团(以下简称“集团”)作为省属大型国有独资文化企业,自2011年11月由原省文化厅直属的7家文化企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以来,集团业务涵盖创作表演、演艺经纪、剧场经营、器材营销、电影放映、影视制作、艺术策划与培训等多个领域,始终以传承和弘扬荆楚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综合性演艺集团。集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突出贡献专家、省贴专家19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5人;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4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湖北文化名家5人;入选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人等。此外,集团还有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3人,多名艺术专业人才在全国及省级协会中任职。
(二)经营理念
集团自成立以来,秉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宗旨,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守先进文化主阵地,以文艺精 品创作为核心,创作生产了 50 多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 歌人民、讴歌英雄的舞台艺术作品;以文化演出活动为中心, 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多形式开展惠民演出;以文娱经营 服务为重心,开拓演艺市场、打造演艺品牌,努力实现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 展,为文化强省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所获荣誉与成就
近年来,集团坚持把舞台艺术作品创作生产作为重点任 务,努力以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湖北篇章,创作了以歌剧 《天使日记》、舞蹈诗《家住长江边》、黄梅戏《罗帕记》《党 的女儿》、话剧《信仰》《屈原》等为代表的精品剧目 40 余 部,歌剧《天使日记》、话剧《信仰》《屈原》等 20 余部获“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金狮奖”等全国或省级文艺大奖。歌剧《洪湖赤卫队》等4部剧目被文化和旅游部纳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剧目。话剧《屈原》、黄梅戏《女国医》分别入选文旅部剧本扶持工程项目(全国共10部)、历史题材创作扶持工程项目(全国共20部)。大型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上世纪五十年代立于舞台,60多年共演出4000余场。作为湖北对外文化交流名片,编钟系列舞台作品5次随国家领导人参加重大外事活动(分别是:2016年中埃文化年开幕式、2017年德国G20峰会、2018年习近平主席与印度总理莫迪武汉会晤、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丝路同行》文艺演出、2024年“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
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一)党的建设
2024年,集团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同考核,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建工作任务。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有效贯彻落实。二是持续加强思想建设。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今年共组织集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0次,专题集中研讨5次、专题报告1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2次。三是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坚持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全过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机制,扎实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集团廉洁文化建设,自觉接受省委巡视和审计政治体检,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努力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二)规范治理
2024年,借集团巡视、审计契机,积极以巡促改、以巡促建,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向依法依规治理迈出重要步伐。一是完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与各子公司签订《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优化与国企改革方向相适应的考核机制。二是修订系列规范性文件。修订完善《集团“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集团党委会议事规则》《集团董事会议事规则》《集团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等文件,认真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公司治理全过程,对于“三重一大”重要事项,党委会前置研究之后,董事会及时研究,经理层抓好落实,持续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三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解决历史遗留医保难题,完成集团447名退休人员参保审核手续,缴纳参医保门槛费1913万元,完成200名在职人员参医保录入工作,保障员工合理享受医保待遇。
(三)消费者责任
一是文艺佳作屡结硕果。深入挖掘湖北红色文化、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特色,以新质生产力为艺术创作注入强劲动能,全年共创排打造舞台艺术精品28部,其中原创剧目16部。集团创作的新编历史话剧《屈原》,继歌剧《天使日记》上一届获奖后,再次荣膺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连续两届获得国家最高奖项,充分彰显了集团作为省级文艺院团主力军,在舞台艺术作品创作生产上的实力与水平;农村题材现代楚剧《田耕牛本传》作为湖北唯一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亮相第八届湖南艺术节;交响乐《长江组曲》入选2024—2025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歌剧《汉水丹心》入选2024—2025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全新打磨后在洪山礼堂正式首演;儿童音乐剧《一起飞》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在戏曲艺术中心首演。二是主动服务中心大局。明确集团全省演艺产业排头兵定位,充分履行文化国企社会责任,为人民放歌,为时代铸魂,全面服务于文化强省建设。举办了长江文化艺术季“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第五节湖北艺术节、新春团拜会、新春音乐会、新春戏曲演出季、编钟音乐节、武汉东湖戏剧节、相约长江合唱周等活动。组织优秀节目参加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航天日“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主题活动文艺演出等。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常态化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进万家、景区文旅等惠民演出,组织参加“文化润疆”、大别山红色文旅文艺演出活动,完成了省直机关工委进高校、进军营、进监狱系列演出活动等,全年完成公益性演出2044场,“戏曲进校园”493场,服务观众超1000万人次。四是谱写对外交流新乐章。发挥我省文化外交的主力军作用,先后7批次组团派艺术家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巴西、阿根廷等地区和国家交流演出,其中,随省委宣传部琚朝晖部长参加了葡萄牙共产党《前进报》节及湖北省承办的中国馆相关活动,另外还参加了“甲辰年元宵彩灯会”“国风国韵飘香江”“机遇中国 知音湖北”国风楚韵音乐会、2024视听中国·南美湖北传媒周等境外文化交流活动,受到省委宣传部、驻外使领馆和海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四)人才培养
集团坚持以人才为本,一是壮大干部人才队伍。全年共调整配备集团干部66人次。对招聘工作采用“总量控制、方案审批、程序监管、结果报备”的管理原则,引导子公司规范选人用人方式、规避风险。累计通过笔试、复试、面试等方式公开招聘10余人。二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推荐集团新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推荐第九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人选3人;推荐国家文化英才、青年文化英才6人;推荐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人选2人;入选“湖北省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1人;入选“楚天英才计划·创新型企业家项目”1人。积极选派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全年参培23人次。积极推荐艺术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全年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113人。
(五)安全责任
2024年,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 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纳 入各子公司目标考核内容,与业务工作一同考核;加强安全 隐患排查,重点做好节假日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 24 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防范各类突发情况。
(六)乡村振兴
2024年,集团继续向崇阳县白霓镇洪泉村派出驻村工作队,推动巩固 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集团帮助加大洪泉村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加强村级治理促进和谐,坚持进行消费帮扶,在解决监测户家、特困户、脱贫户实际困难的同时,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培训,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5年,集团将继续按照《关于文化企业坚持正确导向 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奋力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文化强省建设和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中发挥文化龙头作用,为推动荆楚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懈努力。
湖北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5年4月15日